乔汉娜·塞戴尔:至高无上的领地如无人倾听
CLC Gallery Venture,北京
2024.04.13-2024.05.17
CLC Gallery Venture呈现“至高无上的领地如无人倾听”,乔汉娜·塞戴尔于亚洲地区的首个个展,展出艺术家自2023年秋以来创作的二十余幅绘画作品。
塞戴尔生于1993年,生活工作于德国德累斯顿。她在2021年于德累斯顿艺术学院毕业,受教于彼得·波摩斯和安·纽坎普等艺术家。塞戴尔自2014年以来致力于发展一种诗意的绘画实践,探索可感现实的本质,将都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于画作背景中并置,并主要描绘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女性角色。其笔下的情景往往带有寓言意味,结合了私密个人叙事及神秘、超现实的元素,将日常生活的片段升华为有普适意义的信息。
在“至高无上的领地如无人倾听”展览中,塞戴尔围绕个体主权、个人力量等主题展开创作,探索了安全感、安定感、孤独及情感等因素在艺术及生活中的意义。与展览同名的大尺幅绘画作品描绘了在厢房中卧榻、被多个独特物件所环绕的女性形象。画作中对外部敞开的大窗户袒露了明暗交替之时独自凋零的树木;窗台上的怪鸟直接引用了捷克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托延钟情的形象;床头挂有老彼得·勃鲁盖尔的名作《雪中猎人》(1565),床尾则可见玩具木马,和裹在贝壳中的珍珠。细密铺陈的画面叙事不旨在讲述晦涩不明的故事,而是想象了一种为自我构建的理想状态:一座高塔或宫殿空间——这空间基于私密性、(不)可见性、保护性原则建立,并对其外部的异质环境保有清楚的意识。
格外扁平的《来自壳的》(2024)与《至高无上的领地如无人倾听》相呼应,同样描绘了貌似茧房的室内空间。配有“独角兽织毯”图像的画作氛围感清淡且戏剧感稀薄,在构图和色彩等方面更为平衡均和,却也同样强调了外部世界与自我空间的侵扰/互动关系。塞戴尔将其部分绘画作品视作是“自传—小说”,并同时以独特的自我窥视视角重新检视艺术史的多个角度——此次展览中的《朝向中心》(2024)或是《去属于自己和世界》(2024)均体现了艺术家以画作隐秘观察“我”的兴趣。她扮演了窥探者的角色并尝试颠覆这种身份,在窥视并物化自我形象的过程中揭示了被内化的男性凝视,将窥探行动视作是与自我相联系的别样路径。
塞戴尔的中小尺幅画作可被视作是对大尺幅作品中诸多细节的反复雕琢;这些作品允许艺术家重新检视其青睐的主题形象,或进一步以更为自由的方式探索构图潜能。《我想带上这个一起》(2024)、《作为容器(II)》(2023)及《容纳》(2023)等作品中的物件成为了画作的内部框架,在氤氲的背景中漂浮;《路跑者(温柔地爱我)》(2024)、《牧场》(2024)、《风》(2024)、《盼望雨或泪眼》(2023)等作品则强调了塞戴尔绘画的表面质感,以及她对偏移、不平衡碎片式构图的关注。《诱惑力》(2024)、《诱惑力(II)》(2024)及《柳》(2024)是一组尤为富有电影感的作品。塞戴尔在创作这三件作品时引用了流行文化元素——一系列将奇幻元素与当代生活相结合的流行文化作品——展现了她不耻于通过真挚活泼笔触在画作中描绘青涩稚嫩情景的倾向。
尽管塞戴尔并不是一名摩托车手,她自2018年以来反复在作品中呈现摩托车骑手的形象,用不同款式的重型摩托车或汽车武装其画中人物。《夜间的云》(2023)的主体人物是一名在花谷中潇洒驰骋的摩托车手;画作斑驳的边缘暗示了这是一个梦中情景,其中的事物在涌现和离散的过程中更替。这作品描绘的根本主题,就是塞戴尔长久以来关注的速度—力量辩证关系:原应横冲直撞的工业/文化力量在画面中几乎静止不动,机巧地立于梦境般的自然环境中——而后者才是速度的真实体现,在消融和聚变的过程中不断彰显速度。另一种与个体主权相关的速度也在“至高无上的领地如无人倾听”展览的多幅作品中起着作用:塞戴尔年轻、亲近的人物角色——她们在酒吧兼职做服务员、在狂欢派对之后于家中酣睡、与朋友一同跑步或是向彼此炫耀华丽的鞋子——在画作中成长,在加速脱离当下时刻,成长为在工作或玩乐中具有主体力量的人。
乔汉娜·塞戴尔(1993年生于德国)是一名视觉艺术家,现生活工作于德国德累斯顿。塞戴尔于德累斯顿艺术学院获得艺术硕士学位。近期展览包括:“第二身体”,Soho Revue,伦敦(2024);“我的姐妹教会我的事”,She BAM! Galerie Laetitia Gorsy,莱比锡(2023);“对照组:在棱镜般的视线中”,CLC Gallery Venture,北京(2023);“天蓝”,Artistellar Gallery,伦敦(2022),及“夜幕”,Galerie Mellies,代特莫尔德(2022)。